欢迎访问淮北市长安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省内滚动: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法文化 / 政法故事
大学生村官“变身”社矫工作的行家里手
浏览次数:3095作者: 翁庆利   信息来源: 相山区司法局发布时间:2017-10-27

 

703573834811357435.jpg

2007年8月,22岁的翁庆利成为了安徽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转眼间,4年村官期满,带着满满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投身司法事业,成为了一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短短6个年头从当初的热血青年变成社区矫正工作的“行家里手”。他说,这是个走弯路、碰钉子、啃骨头的过程,是个不断积淀成熟而厚积薄发的过程。

法律让他不敢任性

李某是一名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在当地更是出了名的“刺头”,矫正中心的工作人员多次通知其上门报道,李某总是推三阻四。翁庆利亲自上门去找他,他却态度嚣张,更扬言要殴打翁庆利。

翁庆利见好言相劝李某仍不知悔改,便亮出了法律的利剑,义正言辞地向他警告:“你的行为已经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区矫正监管秩序,我可以对你进行警告,如果被三次警告后,将被提请收监执行!”“收监”意味着什么?李某知道,法律让他不敢任性。之后的几天,翁庆利带领李某通篇学习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并对该《办法》中关于监管纪律的条款进行重点讲解。同时,陪同李某观看《罪犯监狱一日流程》、《CCTV年度感动人物》以及《中国好人事迹》等教育片。在翁庆利的严管下,李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最初的顽固抵抗到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再到后期的社区矫正中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各项管理规定,活脱脱像变了一个人。“谢谢翁主任,不然我这个法盲,还不知道要闯出多大的祸。”

决不能让他再次犯罪

矫正对象赵某,今年63岁,2016年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被相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赵某妻子身患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困难。迫于生计,找不到工作的赵某又产生了制假卖假的违法思想。

决不能让他再次犯罪。为此,翁庆利多次带着赵某到人才市场找工作,可用工方都以赵某年龄过大为由,婉言拒绝了赵某。翁庆利通过各种关系为赵某找活干。在翁庆利的几经奔走下,最终帮助赵某在家附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赵某在解决生活保障的同时,还方便其回家照顾妻子。

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赵某脸上,他说:“翁主任是我们老两口的救命恩人呐,我这辈子也不会犯浑了!”

迷途少年的回归路

未成年人张某和李某为寻求刺激,屡次盗窃一百货商店,最终因盗窃罪获刑。在缓刑期间俩人情绪一度低至谷底,愧疚、难过、惊惧害怕,害怕人际交往。

翁庆利知道,青春年少,是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却也最容易迷失方向。多挽救一个孩子,就是多挽救一个家庭。翁庆利针对俩人情况,咨询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得知张某与李某的犯罪属于心智未成熟,法律意识淡薄,是非观念缺失,具有强烈的物质占有欲。翁庆利决定对症下药,定期来到俩人家中开展心理疏导。还自费为他们购买书籍,鼓励他们通过读书拓宽眼界。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张某和李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解了家人的苦心,消费行为也得到纠正和改善,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升。

用数据说话

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服刑人员的帮扶力度 。几年来他共组织举办就业推介会11场,推介23名社区服刑人员到园区企业就业;为28名贫困社区服刑人员落实了低保政策;鼓励、支持5名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成功。在他的带领下,相山区司法局5年共累计接收管理社区服刑人员1392人,累计解除社区服刑人员1144人,无一人脱管、漏管。

他时刻牢记: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

法律底线不可碰触;

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同时又以人为本,通过点点滴滴对社区服刑人员真诚帮扶与爱意传递,才能更有利于他们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