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181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发布时间:2016-09-02 |
2016年9月1日,淮北市广播电视台“城市热线”栏目介绍了社区矫正工作,重点对淮北市司法局定制“社区矫正套餐”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社工机构、志愿者等)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服刑人员包括管制犯、缓刑犯、假释犯和暂予监外执行犯四类人员。
淮北市司法局向主持人介绍了“社区矫正套餐”工作情况:一是全员“会餐”,即集中教育。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管理规定,以“责其罪、帮其心、挽其人、促其进”为工作思路,以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和开展心理矫治等有效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矫正行为恶习和不良心理。二是部分“分餐”,也就是分类教育。将矫正过程划分为:初期入矫教育、中期日常教育、后期解矫教育三个时段。初期通过观看入矫教育片和矫正知识考核,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服刑意识。中期突出纪律教育,按照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开展教育,增强其服从管理、自觉改造意识。后期突出自强自立教育,在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就学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个别“加餐”,即重点教育。通过让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进入关押场所现场参观、通报收监执行案例等多种形式,对重新犯罪风险高、不遵守矫正纪律的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警示教育,端正其矫正态度,认真接受矫正教育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