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169作者: 刘萍 信息来源: 杜集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16-12-15 |
为全面推进法治杜集建设,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近阶段,杜集区实施“著名景点嵌入行动、繁荣街区融入行动、乡镇村庄纳入行动、建制小区注入行动” ——“四入行动”为普法宣传创新思路,夯实基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杜集区南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杜集区法治文化苑便坐落在此。我们有机融入了各种法治文化元素,实现了从“外貌”到内在“气质”的创新,散发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法治文化魅力!
法治文化苑全长108米。共设30多个宣传栏。这些宣传栏如同一条鲜红色的纽带贯穿整个法治文化苑。图文并茂地定期向群众发布最新的法律条文,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摘要。广大群众能够“在游览中学法,于静坐中悟法”,实现了法治文化的有效传播。
引人注目的是块巨大的宪法雕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我们杜集区司法局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加强对宪法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让宪法进入千家万户。雕塑两边的石雕是“法”字自古至今的不同写法。"法"字中国古代写作"灋",分为三部分。偏旁三点水,“平之如水”的象征,代表了公平与正直。"廌"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辩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去"字的意思是惩罚,这也是中国古代最早明文记载表示法律含义的字之一。人类从大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同时,“法治名人长廊”、 “法治圆地”这些模块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我局在普法宣传、社区矫正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的向群众展示出来,这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同时也深受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高岳路、淮海东路等繁华地段设置一定数量法制宣传灯箱或宣传广告,在路灯杆上悬挂印有法律法规知识的标志牌,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向过往行人宣传法律,打造法制文化一条街。同时在主要街道、车站、商场等安装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处,集中播放法制宣传动漫、法治故事、以案说法等法制宣传节目。
在乡镇村庄,如双楼村、任庄村等,设立法制文化墙、法制文化巷或法制文化广场。发挥彩绘文化墙集宣传教育与环境美化于一体的特点及功能,通过通俗易懂的法制用语、顺口溜、法治故事、法制漫画等文艺作品宣传法律知识。
在建制小区,树立法制谚语展示牌。将文字精炼、寓意深刻的法制谚语展示牌竖立于建制小区内,营造潜移默化的学习法律知识氛围。设立法制新闻宣传栏,公布新颁布、实施法律,剖析贴近生活的案例,编辑法律知识问答,向居民群众宣传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的法律常识。
通过实施“四入行动”,不断增强法制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人民群众寓教于乐中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