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长安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省内滚动: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工作 / 杜集区
邻里土地起争议 真情调解化干戈
浏览次数:1154作者: 王成   信息来源: 杜集区司法局发布时间:2017-02-16

土地纠纷历来是农村地区多发的纠纷类型,并且该纠纷往往因时间过于久远、地形地貌变动以及缺乏有效证据而导致不能及时化解。这些纠纷如若处理不当,轻则影响邻里关系,重则往往矛盾激化,由简单的土地纠纷,演化成治安案件、行政案件、甚至酿成刑事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经济繁荣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017年2月10日上午,石台司法所接到梧桐村调委会的请求,希望司法所能够到村里协助处理一起土地纠纷事件。当工作人员赶到调解现场后,整个现场已经被附近看热闹的村民团团围住,双方当事人在现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冲突气氛正在不断升级。

为了防止双方发生意外事件,司法所与村委会立即上前将当事人隔开并加以劝说,待双方的心情平复下来之后,再开始着手调查。

经过查看现场、询问当事人、调查证人并结合此前村委会调解意见,司法所发现该纠纷案件属于典型的历史遗留、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不仅时间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目前的边界与原来边界是否一致难以查清,另外更为棘手的原因在于双方长时间无休止的争强斗气,互不相让,导致积怨颇深。

为了找寻化解矛盾的方法,司法所根据此前村委会调解的记录,认为此次案件中当事人孙某主要目的在于翻新旧房,在满足其建房的前提下,对土地边界要求不是很高;而另一当事人李某的主要要求在于孙某建房之后,房屋北侧要留出一条供其进出的道路,并且道路宽度要满足机动三轮车进出;矛盾处理的难点在于与这两家当事人存在土地争议的吕某,吕某坚持认为地界应该在孙某旧房的墙根处,不认可目前存在实际边界,但是却无法提供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在掌握这一情况后,司法所在满足孙某建房与李某出行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做吕某的沟通工作,讲清目前的现实情况,同时注意化解吕某心中此前聚积的怨气,使吕某在劝说下同意接受调解。

随后,司法所与村委会又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反复沟通与协商,最终制定出了让双方认可的定界方案;为了保障调解成果不因拖延而生变,工作人员当即在现场指挥测量定界,并在定界完成后制作调解协议,让双方当事人全部签字确认后才最终结束了调解工作,而此时工作人员才发现时间已经过了中午一点时分。

石台司法所认为要妥善处理农村地区的土地纠纷案件,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业务知识和社会经验,了解当事人的心理,讲究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深入争议的一线,做到“沉到底”,通过调查走访,找准问题的症结,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在调解过程中还要注重拉近当事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人们常有这样的经验:感情抵触时,一点水也揉不进去;感情好了,说啥都行。这话虽然不科学,但说明一个道理,做好纠纷调解工作,必须先融洽感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整个调解工作才能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站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确保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以调解处理为目标,以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为保障,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化解争议,消除积怨,最终实现矛盾纠纷的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