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长安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省内滚动: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 公安
电信诈骗的克星 遇上他们,你们栽了!
浏览次数:2459   信息来源: 市公安局发布时间:2017-04-26

4月24日,外地诈骗分子针对淮北地区又掀起了一轮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的轮番“轰炸”……在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的办公室,时不时响起警报声,民警在不断与受害人打电话、发短信,阻止他们受骗。仅4月24号一天就成功拦截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15个。

3月22日11时,一接姓居民报警称,3月21日18时,他接到一位自称其朋友刘某的电话,说有急事需要4万元钱,让他明天上午9点钟之前把钱转给他。3月22日7时许,“刘某”又打电话让接某打钱,随后接某往“刘某”给的工商银行卡里转了4万元钱。后来接某和朋友刘某联系,刘某称压根就没有这回事儿,接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迅速打电话报警。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接到市局指挥中心推送的该警情后,及时对涉案账号开展紧急止付工作,最终成功止付涉案金额4万元人民币,有效挽回了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据反电诈中心民警李警官介绍,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自2016年12月26日全面运行以来,不断提升能力,加强快速反应、协同联动、值班备勤,认真履行对诈骗电话快速拦截、涉案资金快速止付,对案件线索集中研判串并、深入侦查打击,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防范预警等工作职责,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截止到2017年3月6日,共处置警情185起,止付银行卡47张,止付金额451494.91元,冻结银行卡33张,冻结金额278491.21元;共接到省厅总队推送诈骗电话预警信息28条,成功拦截28条,成功率100%。

去年12月,反电诈中心运行以来,便与电信、移动、联通3家运营商合作,运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劝阻潜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当“受害人”的通话情况出现异常时,劝阻系统便发出预警,将信息反馈给反电诈中心,反电诈中心民警会立刻联系“受害人”。一旦联系未果,民警会一方面立即寻找其他关系人开展电话防阻,另一方面联系社区民警上门防阻,以这种方式避免损失。     李警官说,有些犯罪分子担心“上钩”的被害人经他人提醒发现被骗,常常在长达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不间断与其通话,防止其他电话呼入。针对这种情况,反电诈中心会强行中断受害者的通信。“但我们发现,有些犯罪分子十分狡猾。他们会告诉受害者,如果有自称是反电诈中心的民警打电话来,不要相信他们,他们是骗子。”这给警方的劝阻工作带来不小的难题。

有一次,民警发现反复拨打一位正在遭遇电信诈骗的老人的电话,均被强硬挂断。最后好不容易接电话,刚说是反电诈中心,老人就直言“你们这些骗子!不要想骗我!”无奈之下,民警只好赶往老人家中,见到穿着警服的民警上门,老人这才恍然大悟。

而线上的提醒、止付银行卡、冻结银行卡……只是最基本的。李警官告诉记者,这些诈骗集团分别在全国各地,都是以集团形式出现,分工细致明确。过去只是锁定银行账户抓到的只是集团最末端的取款人,而现在,反电诈中心的民警深入调查,以击垮一个诈骗集团为目的。

2017年3月5日晚上7点,市民王女士报警称,被骗子骗了17万余元。原来,当日下午,王女士收到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发来的手机QQ消息,消息说自己的教授回国了,因为每种原因要他给这名教授汇款172000元。期间,王女士有过短暂的怀疑,让儿子电话联系,但是儿子却说手机摔坏暂时无法通电话。

因为儿子一直说事关紧要,关系到自己的学业,王女士没时间做过多思考。立刻去工商银行通过柜台向儿子QQ提供的银行卡号汇款172000元。直到下午6点多她在微信上与儿子取得联系后,才知道孩子的QQ被盗,儿子压根不知道汇款的事情。

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接到市局指挥中心推送的该警情后,迅速向受害人王女士了解基本案情,核实了相关银行账号,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对该涉案账号果断进行了处置,及时对一级账号开展紧急止付工作,并对二级账户进行追踪延伸止付,最终成功止付涉案金额14万余元人民币,有效挽回了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目前,淮北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除了日常的几名民警轮流24小时值班、处理案件外,其他的民警都奔波在全国各地。“如果你不和队员在一起,你不可能体验到队员的辛苦和工作忙碌,他们今天上午在深圳,下午可能就坐上去辽宁的列车。反电诈中心成立到现在,没有一个队员在安排工作时,请过假或者说家中有事等等,影响抓捕工作。”在采访李警官的时候,他电话不停地响起,他和大家在电话中分析破案思路,研究案情,努力为百姓挽回损失……

警方提醒市民,不论犯罪分子如何伪装,最终目的都是骗取钱财。但不论是公安民警还是反电诈中心,都不会让市民转账、点击某个链接或提供银行卡密码等信息。“一般情况下,要求转账或提供银行卡密码的肯定是骗子,不会是民警。市民如果有疑虑,可以挂断后另行拨打110核实。”李警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