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890作者: 解云 信息来源: 相山区司法局任圩司法所发布时间:2017-05-22 |
5月22日一大早,街道的信访服务大厅就挤满了前来咨询的群众,他们大多数人的诉求都是关系到最近的“棚改”。在棚改拆迁安置工作中,法治宣传之路任重道远,特别是《行政法》的宣传,往往被我们忽略。中国老百姓的特点通常是信访不信法,拆迁问题中的信访压力尤其大。本来应当走司法程序来获得保护,但是由于大部分老百姓不了解这个法律规定只能选择愚笨的方法维权。我们国家新的行政法生效之前,14亿多人口,每年全国行政复议案件大约十万件。但德国只有八千万人口,每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大约五六十万件。《行政法》的宣传在基层普法工作中的形势就显得尤为严峻。
针对这种现况,任圩司法所在今后工作中将《行政法》宣传纳入常态化。
一是设立法治讲堂,定期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机关、社区等开展法治讲课。针对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着重讲解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知识,使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等对行政法知识有深层次的了解。
二是传统普法与创新普法相结合。普法宣传不仅依托法治宣传台、学习材料、宣传展板、案例汇编等传统资料,还要依靠微信、微博等新方式,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救济途径。
三是划定重点宣传区域。明确企业和社区商贩中涉及最多的是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机关和单位涉及最多的是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强制法等,针对不同群众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