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3450作者: 周曼 信息来源: 杜集区委政法委发布时间:2017-06-19 |
淮北市杜集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措施,加强农村派出所建设,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种措施,以“平安杜集”创建工作为总抓手,集打、防、管、控于一体,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真正达到实战成效明显、案件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的效果,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推进治安防控网建设。结合区情,合理规划,科学设置治安防控网络,在设置高岳、矿山集、朔里石台、段园4个防控区的基础上,公安机关根据发案频率、时段,将高岳南部地区作为独立巡区,把开渠西路、淮海东路、红星美凯龙、龙轩雅舍、少林武校等8个易发案线路、区域作为必巡点、必巡线,明确任务,开展全天候巡逻防控。
强化专职巡逻队建设。成立11支专职巡逻辅警中队,由公安民警带队开展全天候巡逻;购置14台电动巡逻车,在工业园区、商业场所、矿镇大街等治安复杂路线、场所设立治安巡逻点18个,以加强对社会面的管控。三是加强治安岗亭建设。在矿山集大街、东黎批发市场、龙轩雅舍等设立治安岗亭10个,充分发挥治安岗亭“点”的辐射及快速灵活作用,把派出所、警务室的巡逻防范功能前移。巡逻人员依托岗亭开展值守、巡逻盘查、接处警、服务群众等工作,受到辖区群众一致欢迎。
坚持设卡盘查常态化。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在主要路段、重要地区设立5个固定治安卡点,采取拉网式清查与卡点式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堵、打、防力度。
建立治安防范指挥系统。设立了治安防控工作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杜集公安分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应用为着眼点,健全指挥调度、应急处突、动态巡逻勤务机制,依托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350兆手台、GPS、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按照城区5分钟、城郊10分钟、偏远农村尽快的要求,加强接处警、重大案事件的指挥调度工作,确保警情在第一时间处置,事态在第一时间控制。
加强物防技防平安。对已经建成的350个监控平台及4460个监控探头进行全面梳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维修,完善提升视频监控“村村通”工程建设。公安分局完成了平安工程二期450个高清监控选点规划和前期预埋工作,逐步将高清视频延伸到乡镇村组、重点路段及主要路口,实现农村重点地区、路段视频监控全覆盖。派出所出警车辆4G图传系统即将上图运行,石台派出所警务实战化综合平台投入使用,单兵实战化实时录音录像装备运用于实战效能明显。2017年3月,引进高科技警用无人机为朔里镇辖区巡逻防控,该无人机配备了警用喊话器,可实时喊话和播放法律宣传录音,起飞迅速,满足了一般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大大提高了巡逻的效率,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