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长安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省内滚动: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工作 / 相山区
南黎司法所充分履职,当好街道的“参谋”和“助手”
浏览次数:1017作者: 谢银平   信息来源: 相山区司法局南黎司法所发布时间:2017-12-18

 

近年来,南黎司法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围绕街道中心工作,为街道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供法律服务。主动当好基层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一、丰富法律服务载体,保障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南黎司法所在南黎街道设立了“南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下辖十一个社区均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紧扣居民、企业、机关单位等法律需求,拟定年度普法计划,组织工作人员和“双联”律师,定期普法。

南黎司法所参于了街道所有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及时处理棚改中出现的各类纠纷,加速棚改工作进程;协助政府起草、审查各类合同。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街道政策的制定、推进和落实把好法律关,为城市的建设保驾护航。2017年来,南黎司法所为街道机关各部门共开展学法、普法讲座10余次,参加人数600余人。

南黎司法所依托司法所工作人员、“双联”律师以及社区具有法律知识、热心公益服务的人组建了“普法志愿者”队伍,护航棚改。针对拆迁重点难点法律问题先期调研,根据街道和村居用法需求,定制形成等不同课题的普法“菜单”。向拆迁居民宣传我国土地拆迁征收、治安管理处罚、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提高群众知晓率,为征地拆迁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棚改后期采取一对一的面谈方式,与未签约的棚改居民耐心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现场宣讲棚改政策,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就相关问题为他们解惑释疑。通过介绍强拆实例的形式,引导棚改居民尽快签约。拒绝配合的,政府将组织开展测绘、评估,依法评估确定被征收房屋价值,强制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截至目前,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已开展集中棚改普法活动20余次,入户宣传棚改政策60余起,参与强制拆迁8起。

二、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参与街道综治维稳信访工作

司法所一名工作人员与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联合办公,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对受理的有关问题能够及时转往相关部门处理。充分吸收民政、综治、信访各部门工作人员建立南黎街道调委会,发挥社区居委会调委会及“说事室”作用,对排查出信访矛头的问题进行及时调解和处理。目前,街道、社区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辖区的矛盾纠纷及信访苗头到得到有效的遏制。南黎街道实行信访包案机制,司法所工作人员每人包案负责一至二个信访积案,由综治、信访维稳、办公室工作人员协助,做好积案化解和稳控。对于信访案件,仔细倾听,耐心为信访者释法析理,对可以通过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的信访事项,积极引导信访人申请复议、仲裁、提起诉讼的权利,积极为老幼病残提供法律援助,引导信访者走上依法维权的正轨。截止目前,南黎司法所为6名信访户提供法律援助,或引导诉讼,或引导仲裁、复议,成功化解了多年信访积案。为促进街道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立足人民调解的职能,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是协助政府机关搞好依法调解中的业务指导。我们坚持每季度组织街道和社区人民调解员培训,认真组织调解人员学习《人民调解法》,采取组织现场观摩、查阅调解协议书等方法,使调解人员掌握调解的基本功,提高调解的能力和素质。二是主动配合做好社会矛盾的调处工作,助力棚改工作。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大力拓展矛盾排查工作覆盖面,分析征地拆迁过程中各类纠纷发生规律,超前介入,组织法律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及时了解被征地拆户的思想动向,按照“小事不出居”的原则,将疑虑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预防化解各类民间纠纷,确保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自2016年6月以来,司法所共调处因棚改引起的矛盾纠纷20余起。在今年已调解的60余起民间纠纷中,参与街道拆迁、调处的房屋拆迁赔偿纠纷达10余起,加快了棚改进度,助推了街道棚改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