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402 信息来源: 双堆集司法所发布时间:2019-12-25 |
为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落实监管责任,防止发生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等情况,把社区矫正工作做好做实,双堆集司法所实行“三严三细”强化社区矫正管理强化社区矫正管理工作。
“三严”
1、严格矫正对象入矫关。对于我所受到的适用前调查评估委托,我所都会实地走访调查其本人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犯罪情况、村居和邻里评价以及其社会危害性。根据实际情况和《关于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会议讨论判断其是否适用社区矫正,形成评估意见书及时送达委托机关。2019年我所受委托的调查评估,均按时完成。
规范化入矫宣告程序,通过宣告,强化矫正对象身份意识,并告知其需要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上好矫正对象入矫第一课。深入细致的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教育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背景资料,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为入矫后的管理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矫正小组成员进行谈话,明确责任义务,利用社会力量对其进行监督改造,使其改过自新,早日回归社会。
2、严格矫正对象日常管理。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进行管理,对社区矫正对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请假外出和居住地变更严格审批程序,严格落实双八制度和走访百分百制度,规范当面报到程序。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每一程序,做到有始有终,并在书面和内网系统上留痕。
我所还做了详细的电话汇报记录,要求在矫对象每周三上午按时电话汇报,以便于司法所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动向和生活情况,做到及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动态,防止各种不良后果的出现。在平时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与矫正对象交谈,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调整矫正方案。每日定时查看手机定位情况,要求矫正对象每天在微信群发送定位情况,及时了解服刑人员的动向。
3、严格规范社区矫正对象行为。坚持对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前进行军事化队列训练,通过训练,强化其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做到令行禁止,重建新的行为模式,潜移默化中改变其生活作风。
“三细”
1、集中教育内容精细化。司法所干警每月精心准备两次集中教育.内容包括:社区矫正人员服刑意识教育、社区矫正日常管理规定、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通过集中授课,增强其法律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要求矫正对象把每次教育的内容做好笔记,做到工作留痕。
加强手机心岸APP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线下教育,实现教育时间碎片化,矫正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需求去选择性的学习法律知识。工作人员每月在集中教育时,通报心岸APP学习情况,对学习时间长的矫正对象提出表扬,提高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卷宗档案管理精细化。通过合理分工,实行干警负责制,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了卷宗的格式和内容,使社区矫正对象卷宗档案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3、活动开展精细化。一形式多样化,通过集中授课、观摩海报、问卷测试、签定保证书、集体宣誓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项活动,二内容多样化,利用特殊时间开展专项教育,例如在国庆期间到双堆集烈士陵园开展“不忘初心、缅怀先烈、重塑人生”爱国主义教育,“12.4”开展宪法学习专项活动。三活动常态化,对全体社区矫正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不定时排查其婚姻家庭和其他情感类纠纷情况。在集中教育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教育。宣传涉黑涉恶十大犯罪类型和应知应会知识,要求矫正对象远离涉黑涉恶犯罪,如发现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及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