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6272作者: 站点管理员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31 |
淮北市濉溪县临涣古镇拥有6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临涣茶馆在历史不断发展中逐步成为调解老百姓矛盾纠纷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临涣镇致力于协调多方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注重发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五老”“乡贤”、政府法律顾问等人员作用,形成党建引领、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结合自古已有的“茶人”传统,吸纳民间调解组织和各类调解茶室,加之“茶馆调解”品牌,形成“党建+一杯茶调解法”党建品牌。
临涣镇发挥本土优势,充分利用茶馆聚人气、冒热气、接地气、树正气的地方特色,以“小推车”精神为主线,打造特色“小推车”茶馆调解室,将小推车放在茶馆中。在茶馆中重新粉刷茶室,以“红色党建”为基调,主题覆盖“小推车”精神等内容,同时设置红色文化墙,营造红色氛围,打造红色活动室,为党员群众提供良好的活动阵地和学习环境,进一步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小推车”调解茶室进一步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黏合剂”。截至目前,“小推车”调解茶室已累计收集各方社情民意800余条,形成议案、提案、调研报告等150余份,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消除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隔阂冷漠,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小推车”调解茶室进一步成为推动兴村助农的“助力器”。临涣镇茶馆民间调委会利用茶馆人流量大、人员聚集的特点,将宣讲的阵地直接建在茶馆中,引领宣讲队伍不断壮大,宣讲内容日益丰富,宣讲活动多姿多彩,让理论宣讲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让广大群众能够“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每年举办各类宣讲活动60多次,听众7000余人。调委会成员王士宏也被聘为安徽省委讲师团基层理论宣讲专家。“小推车”调解茶室进一步成为维护基层稳定的“压舱石”。部门联动,调动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法律服务所、综治、信访、村级调解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目前累计调解各类纠纷1500余例,调解成功率达98%。
临涣镇将持续以“党建+信访”为抓手,以淮海战役“小推车”精神为传承,持续将“小推车”精神赋能思想、组织、力量,依托特色茶馆文化资源,以特色组织、特色活动为载体,多点开花,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机制倾情服务群众,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