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长安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省内滚动: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淮北:“五聚”举措助力法治宣传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浏览次数:66作者: 站点管理员   信息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09

近年来,淮北市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抓手,紧扣聚阵地、聚合力、聚资源、聚骨干和聚制度等“五聚”举措,不断绘就全市法治文化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聚阵地,打造法治堡垒。依托“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造相山区纺织园等10个“法治口袋公园”,在廊亭、植物、步道中植入法治元素,采取不同区域不同独特主题,实现“一地一品”。利用2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9个法治广场、443个村法治阵地和公共宣传栏,以及“一杯茶调解法”“零距离调解法”“百姓说事点”等160余个调解组织和518个“百姓说事点”,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基层法治文化阵地。

聚合力,塑造法治品牌。统筹协调70多个部门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的“桓谭普法夜市”特色品牌活动。深度挖掘利用“法治文艺列车”“一杯茶调解法”“小推车调解法”“雷云工作室”等阵地法治文化品牌,让法治文化深刻融入生活,满载人间烟火。

聚资源,延伸法治文脉。依托桓谭法治思想,提炼桓谭法治文化的精神标识,别出心裁塑造出“桓桓”“谭谭”法治卡通人物形象,推出桓桓、谭谭微信表情包。印制桓谭文创产品,包括雨伞、茶杯、法治读物、钢笔、毛巾、扑克等。打造别具一格的火车头造型“法治文化书屋”,在车厢内各个角落摆放法律法规书籍等,成为居民日常阅读的打卡点。设计推出《临涣茶馆》《瑞虎》等一系列文创产品。

聚骨干,用好法治队伍。依托20名“八五”普法规划讲师团成员深入开展进机关、进农村等“七进”活动。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开展“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团队建设专项行动,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与辖区“法律明白人”结对。发挥好小推车“六推”调解法和“一杯茶”调解法的基层调解作用并在全市复制推广。

聚制度,提供法治保障。依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以及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年度普法目录和“三单一书”等,确保法治宣传有硬杠杠、铁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