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长安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省内滚动: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三大建设 / 队伍建设
淮北市烈山区法院:党徽闪耀天平暖 “法官妈妈”护成长
浏览次数:96作者: 站点管理员   信息来源: 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5-06-30

在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法院,有一群被未成年人亲切称作“法官妈妈”的女法官。她们以法为尺,坚定传播公正;温婉知性,悉心呵护少年成长。

2005年,“法官妈妈”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成立。此后,烈山区法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女法官为弱势儿童派送爱心物资、普及法律知识、组织沟通见面会等。二十载如一日,她们以“柔性司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项目先后荣获“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特色品牌”等殊荣。

党建铸魂,先锋队伍展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1+N”工作体系,“1”个核心,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立“党组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责任机制。“N”项载体,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法治宣传教育”“帮扶救助”等特色活动,用“党建+”工作模式实现党建与审判业务的深融合、双提升,先后2名干警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先锋聚力,源头维权化纠纷。在品牌创建过程中,成立“法官妈妈”工作室,服务对象日益扩大,活动方式也日趋丰富,选任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调解,提升矛盾化解成效。抽调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调解经验丰富的女法官与烈山区妇联、心理咨询师、社区调解员等特邀人民陪审员组成未成年人维权合议庭,确保“快立、快审、快结”。

关爱帮扶,柔性护苗润童心。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打造“圆桌审判庭”,努力营造宽松、缓和的庭审氛围,减轻未成年人与矛盾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积极传递“司法温情”,将“法官寄语”与判决融合,在审判和执行过程中严格保护青少年的隐私,就轻刑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加盖封存章,跟踪帮教帮助20余名少年被告人,切实保障未成年被告人合法权益。

协同联动,融合力量伴成长。坚持“请进来”战略,与

烈山区关工委、妇联、司法局联动出台《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及家事审判工作方案》等10余项制度,完善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对接辖区派出所,设立驻点警务室,实现联动调解、协助帮教“无缝衔接”。联合妇联、民政等部门挂牌成立全区首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站”,着力解决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部分家庭存在监护缺失、缺位等问题。

延伸职能,特色宣传筑防线。组成“石榴花开”法治宣讲团,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模拟法庭活动,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践行法治教育职责,打造集法治教育、文化体验、回访帮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石榴花开”法治教育基地,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