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23作者: 站点管理员 信息来源: 安徽法治报发布时间:2025-09-10 |
“刚在社区群里问了句遗产继承的事,司法所的同志就私聊我,还发了详细的法律指南,太贴心了”“朋友圈刷到的反诈漫画,我家老人一看就懂,再也不担心他乱点链接了”……近期,淮北市相山区司法局把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搬到群众“指尖”,让朋友圈成为普法新阵地、服务连心桥,用“接地气”的方式传递法治温暖。
朋友圈变“普法课堂”,法律知识“活”起来。“大家知道吗?口头约定的借款没写借条,钱还能要回来吗?”“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家长能要求退款吗?”每天,辖区群众的朋友圈都会收到淮北市相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推送的“法治小贴士”。为了更好地传播法律知识,相山区司法局避开生硬法条,用漫画解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用短视频拆解电信诈骗常见套路、用案例故事讲解农民工维权流程,还针对开学季、防汛期、重阳节等节点,定制“校园安全”“防汛避险”“赡养老人”等专题内容,让法律知识从“纸上”走到“眼前”,累计推送各类普法内容470余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不少居民主动留言“求更详细解读”,法治宣传真正“入脑入心”。
朋友圈搭“服务桥梁”,群众需求“快”响应。“请问邻里之间因为装修吵起来,该怎么解决呀?”居民李女士在朋友圈随手发的一条求助,很快收到辖区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回复,并及时安排专职调解员线上沟通,了解到是装修噪音影响休息后,又联系双方约定线下调解,最终达成“错峰装修+噪音控制”的协议。不仅如此,相山区司法局还实行“1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跟进”制度,今年以来通过朋友圈渠道,已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40余次,化解邻里、家庭纠纷68起,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法律服务。
朋友圈聚“共治力量”,法治氛围“浓”起来。“邀请大家一起当‘法治观察员’,发现身边的矛盾隐患、法律需求,欢迎在朋友圈@我们!”相山区司法局发起的“法治同行”倡议,得到不少居民、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响应。大家纷纷在朋友圈分享身边的法治故事:“看到社区里的法治宣传栏更新了,内容很实用”“今天跟着司法所的同志一起入户普法,帮老人签了反诈骗承诺书”,还有商户主动转发“诚信经营”相关法律知识,形成“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群众主动参与”的共治氛围。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法治受众”变成“法治参与者”,朋友圈里的法治正能量,正慢慢变成辖区平安和谐的“新底气”。
下一步,相山区司法局将继续用好“朋友圈”这一贴近群众的平台,既要做好“法治内容供给”,更要当好“群众贴心人”,让每一条朋友圈都成为司法为民的“小窗口”,把法治守护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