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318作者: 濉溪县民政局 闫栋 王晨 发布时间:2016-06-12 |
日前,从县公安局刑警队传来喜讯,濉溪县一位流浪人员DNA采集比对成功,终于找到失散40年的家人。这是我市首例DNA比对成功的,也是全省第三例。
2015年9月,一七旬老太流浪街头,由于智力障碍、无法提供身份信息,无奈之下被送往濉溪县救助站,并以“无名氏”身份临时安置。根据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要求,县民政局联合公安局于2015年11月18日,对县救助站滞留的38名精神病人员进行DNA采集,并由县刑警队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在采集DNA后,县救助站采用询问沟通、发布寻亲公告等多种方式继续开展流浪受助人员寻亲工作。
经过8个多月的治疗和照顾,老人依稀说出“田央”“三北”二词。工作人员根据这个线索展开调查,在网上反复搜索和“田央”“三北”音近的地名,最终查到了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与当地救助站核实后,田央村确有一名走丢的村民,可联系到老人的家属后,对方犹豫不决。因为老人已经走丢40年,40年的时间变化太多,老人的户口已经注销,村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村里的老人也渐渐老去。为了确保寻亲成功,老人的家属也在当地做了DNA采集,并录入全国打拐库进行比对。十多天后,县公安局传来喜讯,DNA采集比对成功,确定为40年前走丢的村民,老人名叫黄菊清。在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老人踏上了回家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