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803作者: 娄宇 信息来源: 相山区民政局 发布时间:2017-02-23 |
日前,相山区将“互联网+”理念融入社区管理服务当中,倾心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目前我区已在85个社区形成“442”社区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即:“建立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4级组织体系;完善区级、街道、社区、网格4级管理网格;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2项常态工作机制”,消除社区党建“空白地带”,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社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
互联网+科学设置网格。2011年5月,相山区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各社区以区域地理图为基础,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管辖面积、居民区楼群、驻社区单位等划分成一个个网格状单元。按照整合后的10个街道办事处79个社区和家属委员会,将全区划分614个网格。同时,将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计生、社保、民政等工作者落实到每一个网格,负责承办网格内的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市创建、安全生产、党建、综治等工作。自此,相山区建立了“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社区管理机制。
互联网+完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居住人口台账、驻区单位台账、特殊群体台账、开发网格管理服务信息软件等使平台已具备四级平台的事务流转、民情日志、文件办公、网格员轨迹查询、人房管理、手机地图、社区事务、绩效考核等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督网格员上报信息及走访情况。社区内一般事物和管理情况也可通过网上查询和监督,为辖区内的单位和住户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管理工作无缝隙、全覆盖。2016年共收到服务信息249726条、民情日记304587条。
互联网+健全服务载体。各社区健全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市民学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网点,公布工作制度、服务项目、服务时间。社区明确网格责任人,推选出楼栋长,建立网格内住户详细信息台账,对每个网格实行动态、全方位管理。公开发放便民联系卡,并根据问题类别和难易,现场答复或分类转办,最后反馈办理结果,及时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同时,建立网格责任人队伍、建立楼栋长队伍、建立信息员队伍、成立志愿者队伍。建立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对优秀的网格责任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共勉,对不合格的网格责任人给予转岗或辞退。
互联网+更新终端设备。为每位网格员配备一部手机,将网格手机固定到各个网格,一部网格手机只能在所属网格开展工作,实现“一格一员一机”, 完善了平台内地图和楼栋信息的更新。以网格最小单位服务群众各种需求,及时通过移动网络反映群众声音,听群众所需,想群众所想,第一时间处理网格内发现的问题和群众诉求。2016年初,根据网格化工作需要,为网格员配发了第二批社管通手机,共计793部,其中电信301部,移动492部,大大提高了收集汇总信息的能力,为做实网格工作、解决网格信息录入不及时的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