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早上,一阵阵锣鼓声在濉溪县公安局门口响起,受害人家属为感谢濉溪县交管大队事故中队办案民警找到了肇事者,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豁然写着“一心为民,尽职敬业;风雪无阻,破案神速”。
现场只有碎片和血迹
1月24日早上6点35分,濉溪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202省道师范大桥南侧附近发现有一位老人躺在地上,随后被送到医院。当濉溪县交管大队事故中队执勤民警赶到事故现场后,发现现场只有一些零星的碎片和一片血迹。事故中队执勤民警根据现场路面遗留的痕迹和碎片判断,这应该不是老人自己摔倒的,极有可能是被车撞倒。随即执勤民警赶到医院去看望受伤者,受伤的老人是相山区渠沟镇人,已经86岁高龄,状态不是很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在老人住院后的第6天,由于伤势较重,不治身亡。
在老人住院期间,事故中队办案民警一直在寻找肇事者的踪迹,可是肇事现场只留有碎片和血迹,由于天黑,附近的监控也很模糊,这就给破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濉溪县交管大队事故中队为侦破此案,专门成立了专案组。
从最模糊的监控开始
专案组民警调取了事故现场的监控视频反复观看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找到了可疑车辆。监控显示:在1月24日早上6点35分,一辆摩托车由南向北在行驶过程中摔倒在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天黑,并没有发现老人的身影。细心的民警王继东在监控的6点34分发现事故现场对面有一个人在过马路,但是只能看到一个身影,并不能断定此人就是受害者。王继东初步断定此人是受害者,对面倒地的车是肇事嫌疑车辆,专案组根据这一线索展开调查。为了证实这一猜测,专案组民警还找到了监控拍到的路过车辆,询问了两名车主,二人都表示看到了一辆摩托车撞倒了一个人后,车主随后就推车离开了。
专案组民警接着调取沿途的监控,根据现场遗留的碎片和划痕以及肇事时间、地点,锁定一辆摩托车为肇事嫌疑车辆。
100多辆车一一排查
在锁定嫌疑车辆后,距离破案还差很远,因为嫌疑车辆只能看到是一个穿着军大衣带着安全帽的背影,根据嫌疑人的这一打扮,民警判断此人应该是附近工地上的工人。民警在附近的工地蹲守了一个星期,但是并没有发现嫌疑车辆这个型号的摩托车在附近的工地出没。案件再一次陷入了僵局。此时已经临近春节,专案组民警心想,受害人家属肯定没有心情过年,一定要找到肇事者,必须给他们一个解释。王继东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监控,终于在放大了监控中的摩托车时,他发现摩托车的号牌尾号有点像“3”。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开始筛查淮北地区有此型号的摩托车并且尾号是3的车辆,最终结果是出现了100多辆此型号的摩托车,看到这一结果,王继东并没有打退堂鼓,春节期间,他仍旧夜以继日地对这100多辆车一一筛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星期的筛查,王继东筛查出了两辆嫌疑车,范围缩小了,距离破案越来越近。
嫌疑人浮出水面
锁定最后两辆嫌疑车辆后,专案组民警开始对车主展开调查。经过调查,专案组民警发现二人都是在工地上干活的工人,而且平时都会在濉溪附近走动,这两名车主有太多的重合点,很难判断到底谁才是最终的肇事嫌疑人。但是细心的专案组民警发现,自从1月24日老人被撞倒以后,摩托车主李某就再也没有在濉溪附近出现过。这一线索让专案组民警断定,烈山区古饶镇的李某极有可能就是肇事嫌疑人。带着大量的证据,专案组民警来到了李某家中。专案组民警发现了肇事嫌疑车辆,通过检查发现该车的后视镜少了一个,并且与事故现场遗留的碎片相吻合。在李某的家中专案组民警找到了一个军大衣和一个布包,与监控里肇事嫌疑人的装备一模一样。在大量的证据面前,李某低下了头,承认其于1月24日早上在202省道撞倒了一个人后逃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