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515作者: 姜萌萌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0-07-20 |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夯实巩固覆盖全市421个村(居)的“法在身边”法律服务微信群,精准推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服务产品和以案释法典型案例,随时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指尖法律服务”,回应群众法律诉求,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村务“法律体检”制度、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和法律顾问培训制度,协助修订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协助村“两委”换届选举和重大矛盾纠纷调解,对农村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工程、脱贫致富等村级事务进行法治体检、法律咨询和法治讲座,全市有40名律师担任38个村(居)法律顾问,每年开展相关工作不少于4次。
一地一法治文化。将农村普法与民俗文化、地方特色相结合,百善镇黄新庄村民俗票证博物馆建立民商法治宣教基地、柳孜隋唐大运河公园建立大运河法治文化宣教基地,依托临涣茶文化培树“茶馆+”品牌,以“淮北大鼓”“泗州戏”等为载体开展调解、说理和说法,提升乡村法治自治德治水平。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在村部设置法治橱窗、图书角、文化墙,利用春节、传统庙会等时间点开展“法律进乡村”、法治节目巡演等活动,举办“乡村法治讲堂”开展以案释法;开展“五星文明户”“四美家庭”评选和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反对迷信、绿色生活;全市共建设法治公园(广场、长廊)37处,县级法治教育基地82处,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9个。
一网一绿色通道。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覆盖1县3区33个镇(街道)433个村(社区),依托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设立乡村“法治超市”等实体服务机构20个;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24小时专人在线解答咨询,协助转接业务;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设立线上公共法律服务机构90个,上架公共法律服务产品510种,推行“一网多办”。线上线下平台之间的衔接配合,业务互补,实现了农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完善绿色援助机制,为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和残疾人、老年人、留守儿童和妇女等特殊群体,设立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和公证“绿色通道”,简化程序,优先受理案件或办理业务;司法鉴定、公证机构办理业务中属于援助事项的,当事人可通过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无偿办理。